民法典法律知识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什么情况可以中止履行

2022-09-19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的情况是经营状况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信誉等。合同中止和终止的区别是概念不同,法律效力不同;产生条件不同等。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什么情况可以中止履行

  一、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什么情况可以中止履行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以下情况可以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中止履行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但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的义务。找法网提醒您,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二、中止履行和终止履行的区别

  合同中止和终止的区别是概念不同,法律后果不同。 合同的终止,即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的终止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中止履行是指债务人依法行使抗辩权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止状态。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效力。

  三、合同中止履行最长时间规定

  法律中没有规定合同中止履行最长时间,在实践中一般中止履行情况出现与消失就是中止履行的期间。及出现中止情况,那么便可以中止履行,中止情况消失,那么在合理期限内便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