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确认承诺生效时间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12 11: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承诺期限的问题受要约人要在合同权利的存续期间确定,承诺的期限也是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情况来进行,具体期限的约定避免双方日后发生纠纷,那么确认承诺生效时间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确认承诺生效时间的方法有哪些

  一、确认承诺生效时间的方法有哪些

  承诺期限是受要约人成立合同的权利的存续期间。承诺的期限依据要约是否定有承诺期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约定有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二是未约定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

  1、约定有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

  要约中明确规定了承诺期限或者要约的有效期的,受要约人应当遵守该期限。明确规定承诺期限的,则在该期限内,受要约人的承诺应当到达要约人始为有效。要约有效期,应当视为承诺期间,但一般的,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承诺的,该承诺应当为有效。而非以到达要约人为要求。

  承诺期限可以是一定时间,也可以确定为到某日为终止。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2、未约定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确定该合理的期间,应当考虑如下因素:一是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合理的在途时间二是受要约人了解要约并作出承诺决定的时间三是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发出承诺所需要的在途期间。

  确定要约与承诺的在途期间,一般依其发送形式通常所需时间来确定。由于承诺的方式会影响承诺的在途期间,所以受要约人一般负有以要约人所期望的方式发送通知。一般来说,受要约人应当以不低于要约的方式为承诺通知。要约中对承诺通知方式有特别要求的,依要约而定所需在途期间。

  在途期间发生意外事件(如水灾、暴风等)而发生期间耽误的,要约人知道该情形的,应当将该耽误期间计算在承诺期间内。

  3、逾期承诺和承诺迟延。受要约人在要约限定的承诺期限之后,向要约人发出承诺的,为逾期承诺。逾期承诺因为其作出的时间晚于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所以不能作为有效的承诺,其对要约人没有法律拘束力。

  但因为该种承诺只是时间上有欠缺,要约人在接到该种承诺时,如果及时通知承诺人承认该承诺有效的,合同成立。如果要约人接到逾期承诺后未通知承诺人该承诺有效的,则只能作为新的要约,而不发生承诺的效力。

  承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因在途期间的耽误,在承诺期限之后到达要约人的,为承诺迟到。

  二、承诺期限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条: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第四百八十五条: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第四百八十六条: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七条: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

  三、保密承诺书的时限

  核心涉密人员不少于2年,一般按2年定;重要涉密人员不少于1年,一般按1年定;一般涉密人员不少于6个月,一般按6个月定。2007年后离岗的人员,原已确定脱密期的,从其规定执行,原未确定脱密期的,可重新确认,在原涉密工作岗位所涉及事项的密级确定其脱密期,确定其脱密后,已过期限的可不用签订承诺书,未过的要签订。

  以上就是关于确认承诺生效时间的方法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讲,如果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就要根据约定来确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承诺好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此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一下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