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2022-12-11 1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履行结束的标准是合同约定的义务执行完毕。合同双方当事应当按约定履行,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追究违约责任。合同履行原则有全面履行的原则、诚实信用的原则等。
合同履行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一、合同履行结束的标准是什么

  合同履行结束的标准是合同义务执行完毕,当事人应该执行的义务在合同当中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合同义务执行完毕时,合同也就履行完毕。在合同履行完毕之后,双方合作的目的一般情况下都能实现,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双方都有完成自己应尽义务,最后哪怕没有实现相关的目标,也都不承担法律责任。合同的履行,表现为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找法网提醒您,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全面、适当地完成合同义务,使债权人的债权的得以实现。合同履行不是一个单纯的动态概念,而是一种包含了动态和静态的综合概念。

  二、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合同履行原则有:

  1.全面履行的原则。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履行义务的主体、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以及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2.诚实信用的原则。当事人履行合同要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要守信用、讲实话、办实事,要有善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中要相互配合协作,以利合同更好地履行。

  3.公平合理的原则。在订立合同时,由于当事人的疏忽,有的问题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应以公平合理的原则,采取补救措施、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签订补充条款加以解决;若当事人协商不成,就应按照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如果不能确定,就按《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来确定。

  三、合同的履行纠纷有没有时效限制

  合同的履行纠纷有时效限制,时间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