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规定

2023-02-06 18: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规定有租赁合同的定义是出租人将租赁物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要求登记备案的,合同仍然有效。
民法典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规定

  一、民法典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规定

  民法典对房屋租赁合同的规定有:

  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零四条 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

  第七百零五条 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租赁期限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是,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二十年。

  第七百零六条 当事人未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第七百零七条 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第七百零八条 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二、房东签定房屋租赁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

  房东签定房屋租赁合同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注意签订租赁合同;

  2.注意所租赁的房屋的用途;

  3.注意出租人具有出租的权利;

  4.注意转租问题;

  5.注意装修问题;

  6.注意备案。

  三、房屋租赁合同应在多久登记备案

  房屋租赁合同应在订立后三十日内登记备案,当事人需要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找法网提醒您,房屋租赁当事人可以书面委托他人办理租赁登记备案,也可以亲自前往备案,在手续齐全,审查无误的情况下,三天内便可办理完成租赁合同的备案。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信息包括:

  1.出租人的姓名(名称)、住所;

  2.承租人的姓名(名称)、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

  3.出租房屋的坐落、租赁用途、租金数额、租赁期限;

  4.其他需要记载的内容。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