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老人需要监护

2021-09-06 14: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越来越多老人赡养问题被人们重视起来。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必须承担起照顾监护老人的义务,那么什么样的老人需要由法定监护人照顾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什么老人需要监护的相关内容。
什么老人需要监护

一、什么老人需要监护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无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老人都需要法定监护人监护,当然也可以要求不需要监护。

二、怎么判断老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要判断老人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要看老人能否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老人意定监护人时需要公证吗

老人在意定监护人时是需要公证的,意定监护人需要以书面形式确认,并在公证处进行公证。没有进行公证的监护人虽然能继续照顾老人,当在与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发生法律纠纷时,可能会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综上所述,无论老人是否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都是需要其法定监护人监护的,当然除老人明确表示不需要监护人或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需要监护人同意之外。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带来关于什么老人需要监护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