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刚结婚想离婚怀着孩子了怎么办

2021-12-22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思想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比较传统式的内容被打破。现如今,结婚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但是这样的背后实际上就是考虑的不周密,容易离婚也很快。下边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刚结婚想离婚怀着孩子了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刚结婚想离婚怀着孩子了怎么办

  一、刚结婚想离婚怀着孩子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最好双方协商解决,毕竟孩子无辜。 如果协商不成必须离婚,就走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两条路。 离婚登记的程序 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 (一)、当事人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二)、婚姻登记员查验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三)、婚姻登记员向当事人讲明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四)、婚姻登记员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五)、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监誓人面前签名;(六)、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七)、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八)、颁发离婚证。

  二、离婚后的法律后果

  《民法典》第1080条规定:“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作为引起婚姻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离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对婚姻当事人的后果和对子女的后果。

  (一)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

  离婚对夫妻人身关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夫妻身份关系解除;

  2、夫妻间扶养义务终止;

  3、法定继承人资格丧失;

  4、双方再婚自由。

  离婚对夫妻财产关系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共有财产的分割与清算;

  2、离婚经济补偿;

  3、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

  4、离婚经济帮助;

  5、离婚损害赔偿。

  (二)对子女的法律后果

  1、抚养权

  第一,对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是从儿童利益出发作出的原则性规定。

  第二,已满两周岁子女的抚养权,由父母双方协议决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第三,未成年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子女的意愿。

  2、抚养费

  第一,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第二,抚养费给付的数额和方式。当事人应当负担的抚养费数额和给付方式,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对子女抚养费的负担,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第三,抚养费的给付期限。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到子女独立生活时止。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据此,抚养费的给付期限是18周岁。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父或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第四,抚养费的变更。子女由于生活和受教育的需要,或者父母一方的经济情况有较大的变化,提出改变原定抚养费数额的,应由当事人双方先行协议,协议不成时,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判决。

  3、探望权

  第一,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二,对于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的判决和裁定的,可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对于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可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第三,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三、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遗失的可不提供,但需书面说明情况),向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亲自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经婚姻登记机关核实无误后,发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确认单》,并将《离婚登记申请书》、《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与《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确认单(存根联)》一并存档。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刚结婚想离婚怀着孩子了怎么办的相关问题。一般是要先协商解决的哦。如果您对刚结婚想离婚怀着孩子了怎么办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您来咨询我们找法网的相关律师。我们的律师会积极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