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没有结婚证有孩子离婚财产怎么分

2022-01-10 15: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婚姻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终身大事,但是结婚后并不一定会幸福,实践中离婚的现象也十分常见。那么没有结婚证有孩子离婚财产怎么分?结婚的条件有哪些?离婚官司怎么打?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没有结婚证有孩子离婚财产怎么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没有结婚证有孩子离婚财产怎么分

一、没有结婚证有孩子离婚财产怎么分

对于没有结婚的,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分以下情况讨论:

(一)孩子还未出世就分手的  

对于孩子还未出生的情况,如果是已婚夫妻法院一般不会判决离婚,那么自然也就不存在抚养权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同居的男女朋友关系那么双方自己分开就行了,这就涉及到了今后孩子的抚养权。由于孩子是跟随女方出生且诉讼之前大多数也是跟随女方生活的,那么在以后的诉讼中判给女方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二)子女不满两周岁分手的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判给母亲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也不是一定会判给女方。女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三)子女在两周岁以上不满十周岁分手的  

对两周岁以上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的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四)子女在十周岁以上分手的  

对未成年子女满十周岁的,父母双方对抚养权发生争执时,一般是由子女自己决定跟谁一起生活。

二、结婚的条件有哪些

结婚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因此,男女二人结婚不应该附加任何条件。要求结婚,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是因为受到胁迫、欺骗而做出虚假的意识表示,或者是因为重大误解而做出错误的意识表示,这样的婚姻无效。

(二)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三)要符合一夫一妻制。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因此,要求结婚的当事人只能是未婚者,或者是丧偶、离异者。有配偶的人只能在原婚姻关系终止以后才能再婚。重婚犯罪,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离婚的双方要求复婚的,也必须是双方没有再婚,或者是再婚后配偶已经死亡,或者是再婚后又均离婚的,才可复婚。

(四)当事人一方或者是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况。

1、不能重婚;

2、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3、是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患这种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指精神方面的疾病和重大不治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是遗传性疾病。

(1)正处于发病期间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患者;

(2)性病患者未经治愈的;

(3)重度智力低下,即痴呆症患者;

(4)正处于发病期间的法定传染病。

三、离婚官司怎么打

(一)向法庭提供结婚证、身份证,婚前婚姻基础状况和婚后感情的证据,以及离婚原因等证据因为这些证据都对法院审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供家庭财产状况的证据材料,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必须及时提供证据,防止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三)提供子女状况的证明材料。

(四)提供其他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材料。

(五)在打离婚官司时必须及时主张权利并提出证据,并坚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六)对对方提交的认为有异议的证据,及时反驳,以期用法律手段切实保护自身的民事权益。

(七)向法庭提供结婚证、身份证,婚前婚姻基础状况和婚后感情的证据,以及离婚原因等证据。因为这些证据都对法院审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起着重要的作用。

(八)提供家庭财产状况的证据材料,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必须及时提供证据,防止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

(九)提供子女状况的证明材料。

(十)提供其他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材料。

(十一)在打离婚官司时必须及时主张权利并提出证据,并坚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十二)对对方提交的认为有异议的证据,及时反驳,以期用法律手段切实保护自身的民事权益。

综上可知,没有结婚证,就代表双方不存在法律上的婚姻,因此也谈不上离婚和分割财产,只要取回自己所有的财产即可。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没有结婚证有孩子离婚财产怎么分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