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种情况

2022-02-15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因为一方出轨的问题感情破败,走向离婚的道路。对于这段感情而言,被出轨方无疑是受伤害最严重的,为了保护这一类无过错方的利益,我国民法典中也规定了在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种情况,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种情况

  一、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种情况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提起离婚精神赔偿的有四种情况,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二、婚姻中构成家庭暴力的行为有哪些

  (一)家庭暴力中的身体暴力:夫妻一方殴打另一方致死、致残、重伤的;夫妻间经常性的拳打脚踢、咬、掐、拧、推、搡、扇耳光等人身伤害或羞侮行为;由第三者介入的对配偶的身体伤害行为。

  (二)家庭暴力中的精神暴力: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为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配偶经常性的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谩骂致对方不堪忍受的;经常刁难、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影响对方正当工作生活的;公开带第三者回家同居羞辱配偶的。

  (三)家庭暴力中的性暴力:经常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造成伤害后果的;患有传播性性疾病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的,以暴力方式强行对配偶实施变态性虐待的。

  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形有哪些

  (一)虐待家庭成员的,长期多次对家庭成员进行摧残,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痛苦的行为。必须达到后果严重,如果是偶尔几次的,不属于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

  (二)遗弃家庭成员的是指家庭成员负有抚养、赡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抚养、赡养、扶养的另一方,故意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行为,任其生死,不予救助的行为。

  综上所述,如果在婚姻续存期间出现重婚、与他人同居、家暴或者其他过错行为导致离婚的,受害方可以要求对方进行损害赔偿。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种情况,相信您对此已经有所了解。如果您还需要其他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来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排忧解难。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