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必须给吗

2022-03-20 1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因为性格不合,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的,需要对孩子的抚养权进行协商。那么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必须给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必须给吗

  一、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必须给吗

  必须给,首先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无论是协议还是判决,都应以三个方面的因素为确定依据:一是子女成长的实际需要;二是父母双方的实际承担能力;三是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即使是父母双方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法院也应查实双方是否符合上述依据,否则,影响子女健康的应不予准许。确定子女抚养费有以下3种具体的计算方法:第一,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承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第二,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第三,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父母离婚如何给孩子抚养费

  (一)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三)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三、夫妻离婚孩子抚养费一个月多少钱

  负担多少抚养费,还是要男女双方协商决定,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抚养费组成:应由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组成。在具体实践中,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

  (一)子女实际需要;

  (二)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三)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当事人的工作情况也不同。从有无固定收入来看可以分成以下的类型:

  (一)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目一般可按照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在这里,工资总额应包括工资、较固定的奖金等。(不能只凭工资单的数额确定总额。对于那些有虚报、瞒报,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调查,以此来确定数目。)

  (二)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其比例同第一点相同。(这一点全国各地法院大都是以本省市交警部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

  (三)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如私营企业主,子女残疾的,应适当考虑增加或减少;应以子女的实际生活需要为准线。

  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处理离婚后子女由何方直接抚养时应考虑下列因素: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由哺乳的母亲抚养。第二,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以维护子女最大利益为原则确定抚养方。第三,父母双方对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和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子女的意见。

  由此可见,如果夫妻关系破裂,一般只能选择离婚。 离婚意味着男女婚姻关系的结束。但除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孩子的抚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抚养孩子的一方要支付一定数额的抚养费给对方,具体数额可以双方协商确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必须给吗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夫妻即使离婚的,也要给予孩子相应的抚养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