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婚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2-04-24 13: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当今社会,有些夫妻为了能够婚姻幸福,会在婚前签订财产分割协议,分配好各自的财产。那么您知道婚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婚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一、您知道婚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导致婚姻财产分割协议无效的情形有:一方或者双方都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或者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等,存在这些情形的,财产分割协议都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分居多久可以自动离婚

  首先,分居再长时间,夫妻关系都不会自动解除。从法律上说,没有什么婚是可以自动离的,离婚都是要办手续的。离婚只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其次,因分居而离婚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第一,要求双方连续两年分居,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第二,双方因感情不和而分居。 第三,需经法院调解,且无和好可能。 所以说,“分居两年就自动离婚”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婚内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书

  男方:×××,男,×××年×××月×××日出生,汉族,现住×××,身份证号码:×××,系女方XX之夫。

  女方:×××,女,×××年×××月×××日出生,汉族,现住×××,身份证号码:×××,系男方XX之妻。

  男女双方系夫妻关系,于年月日在登记结婚。

  现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归属约定如下:

  第一条、房屋所有权归属

  1、位于省市区街号幢单元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所有权证编号为:******,丘地号为:权字第号)的房屋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家具、家电均归女方所有。

  2、位于省市区街号幢单元号(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所有权证编号为:******,丘地号为:权字第号)的房屋及该房屋内的一切装修、家具、家电均归男方所有。

  第二条、汽车归属

  1、登记在女方名下的汽车(车牌号)一辆归女方所有。

  2、登记在男方名下的汽车(车牌号)一辆归男方所有;

  第三条、存款、股票、股权

  1、夫妻共同存款五十万元归女方所有,男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日内将其名下的35万元存款转移到女方名下。此后,各自名下的存款归各自所有。

  2、以男方名义持有的股票(股票代码:)及对应的财产价值归男方所有。

  3、以男方名义持有的公司70%的股权全部归男方所有。

  第四条、债权债务

  1、本协议生效以前所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全部由男方承担。

  2、本协议生效后以各自名义所欠债务归各自承担。

  3、本协议生效前的共同债权全部归男方所有;本协议生效后,在各自名下的债权归各自所有。

  第五条、生活支出

  1、在本协议生效后,各自购买的物品归各自所有;共同购置物品按各自出资比例拥有所有权。

  2、本协议生效后,平时生活费用、孩子抚养费、双方老人赡养费用各自承担一半,

  第六条、受让财产

  1、夫妻一方给付或赠予另一方的财物归接受方所有。

  2、夫妻各自接受的赠与或继承的遗产归各自所有。

  第七条、其它

  1、本协议未明确说明的所有其他财产的归属,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规定。

  2、双方应在本协议生效后3个工作日内根据本协议进行相关财产所有权的转移登记,所需税费双方平均分担。

  3、如双方离婚,双方按本协议约定确定财产归属;如发生争议,任何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依据本协议确认相关财产所有权的归属。

  4、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男方):

  乙方(女方):

  日期: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婚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婚姻财产分割协议书必须要经过夫妻两人的协商才能签订。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