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农村宅基地有无继承权

2021-06-15 10: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并不能归属于个人财产领域,所以个人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并不能进行非法转让买卖和使用。所以网友们才会诞生了一个疑问,就是农村宅基地有无继承权?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告诉你们详情吧。
农村宅基地有无继承权

一、农村宅基地有无继承权

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由此可见,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对于已经继承了房屋,还没有确权的宅基地,根据《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民集体成员、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二、在遗产法继承多少比例

父母继承子女遗产比例判决有如下几点要点。

1、先得确定遗产范围,儿子的个人婚前财产全部是遗产,儿子与儿媳婚后所得如无特殊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半为遗产。要继承的是遗产,而不能继承儿媳的那部分财产。至于对财产的查明和举证,法院是不会主动去查的,由主张有遗产的一方举证,虽然可以申请法院去查,但也要提供具体的申请请求及相应线索。这一点要根据案情具体操作,需要的话,还是找律师研究后操作为好。

2、在遗产范围明确的情况下,分割是比较简单的。死者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其配偶、子女、父母,儿子的遗产原则上要分成四份,上述几人一人一份。

三、被继承人要具备什么条件

在法定继承关系中,每个公民,不论性别、年龄、精神状况、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如何,也不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还是无行为能力人都可以作为被继承人。但这只是具有了作被继承人的资格,要现实地成为被继承人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如果公民没有死亡就不会发生继承关系。

2、公民死亡时必须留有个人合法财产。

3、公民死亡时必须有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来继承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如果遗产无人继承,则应按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但这种处理不是继承,故死亡的公民也不能成为被继承人。

上面的文章就是与农村宅基地有无继承权有关,从而可以知道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很乐意地为你们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