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无人继承的遗产怎么处理

2021-01-13 09: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首先应当用无人继承的遗产偿还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若清偿完毕依旧有剩余,则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更多关于无人继承的遗产怎么处理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找法网编辑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无人继承的遗产怎么处理

一、无人继承的遗产怎么处理

首先应当用无人继承的遗产偿还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若清偿完毕依旧有剩余,则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二、什么是无人继承的遗产

无人继承的遗产指没有法定继承人也没有遗嘱继承人,或者全部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或被剥夺继承权的遗产。在没有法定继承人的条件下,虽有遗嘱但其遗嘱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遗嘱只部分有效,其未经处分的遗产或遗嘱无效部分的遗产,一般也属于无人继承的遗产。

三、遗产如何进行分割

遗产分割是指继承开始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时,依法律规定的分配原则或者遗嘱指定的数额的遗产所进行的分配。根据中国继承法的规定,分割遗产首先应当贯彻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在协商过程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1)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各继承人在对被继承人所尽扶养义务和各自经济状况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对遗产应作大体均等的分配。如经继承人协商同意时,也可不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当给予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4)对非继承人但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或者非继承人但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也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5)应本着互谅、互让、和_团结精神。在各继承人协商不成时,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由人民法院确定。

各国对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法律规定大同小异,都十分符合本国国情。以上内容就是找法网编辑为你整理的关于无人继承的遗产怎么处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感到疑惑,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