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怎样向法院起诉遗产分割

2021-07-23 14: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在其死后会成为遗产被继承人依法继承。被继承人一般可以通过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来指定继承人继承,没有的也可以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那怎样向法院起诉遗产分割?下面就跟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怎样向法院起诉遗产分割

一、怎样向法院起诉遗产分割

起诉遗产分割,要写好起诉状和与被告人人数相应的副本,并收集好相关证据证明材料,一并提交到法院起诉即可。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有明确的被告;

()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遗产的分割方式有哪些

1、实物分割。

遗产分割在不违反分割原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实物分割的方式。适用实物分割的遗产,可以是可分物也可以是不可分物。对可分物,可以作总体的实物分割。如对粮食,可划分出每个继承人应继承的数量。但对不可分物,则不能作总体的分割,只能作个体的分割,如电视机、冰箱等。对不可分物不能作实物分割的,应当采取折价补偿的办法。

2、变价分割。

对不宜实物分割的遗产,可以将其变卖,换取价金,再由各继承人按照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的比例,对价金进行分割,各自取得与应得遗产份额相对应的价金。

3、补偿分割。对不宜分割的遗产,如果继承人中有人愿意取得该遗产,则由该继承人取得该遗产的所有权。取得遗产所有权的继承人按照其他继承人应继份的比例,分别补偿给其他继承人相应的价金。

4、保留共有的分割。

遗产不宜实物分割,继承人又都愿意取得遗产,或继承人愿意继续保持遗产共有状况的,则可将其作为共同所有的财产,由各继承人按各自应得的遗产份额,确定该项财产所应享有的权利与应分担的义务。

三、我国财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1.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指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条件、继承份额、遗产分配原则及继承程序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方式。

2. 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自然人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3.遗赠抚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怎样向法院起诉遗产分割的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向法院起诉遗产分割要写好起诉状和与被告人人数相应的副本,并收集好相关证据证明材料,一并提交到法院起诉即可。若您还有法律疑问,建议您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