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赠抚养协议不公证可以吗

2021-12-11 09: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继承制度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或缺的,而继承的方式可以分为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以及遗赠扶养协议。那么遗赠抚养协议不公证可以吗?办理遗赠抚养协议公证的注意事项?遗赠抚养协议是什么合同?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遗赠抚养协议不公证可以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遗赠抚养协议不公证可以吗

一、遗赠抚养协议不公证可以吗

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协议行为,遗赠扶养协议不需要公证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依据需要决定是否办理公证。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当事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一)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薄;扶养人为组织的,应提交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代理人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二)居民(村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的遗赠人的家庭成员情况证明;

(三)居民(村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扶养人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证明;

(四)遗赠财产清单和所有权证明;

(五)扶养人有配偶的,应提交其配偶同意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书面意见;

(六)遗赠扶养协议书。

二、办理遗赠抚养协议公证的注意事项

(一)抚养人应是遗赠人的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

(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协议条款要完备,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明确。

(三)遗赠人处分的财产是否为个人所有,有无债务。

(四)抚养人已婚,或有成年子女与之共同生活的,要征求其配偶及成年子女的意见,并应与其配偶共同为一方,与遗赠人签订协议。

(五)协议如设立了担保条款,担保人的意思表示须真实,同时还应提供担保人的财产情况。

三、遗赠抚养协议是什么合同

遗赠扶养协议属于人身关系的协议,不适用民法典。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确定遗赠与扶养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里的“扶养人”是指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或集体所有制组织。这种协议规定,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于遗赠人死后取得其遗产。

遗赠扶养协议也不同于收养关系,收养属于身份法上的法律关系,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为法律上拟制血亲,建立一种新的人身关系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而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与遗赠人并不改变原有的身份地位。所以不能把收养协议和遗赠扶养协议相混淆。现今通说将遗赠扶养协议与收养关系予以明确区分,且认为以遗赠扶养协议之形式规避法定的收养条件者,遗赠扶养协议也无效。

遗赠扶养协议不是身份财产关系。身份财产法关系是以身份法律关系为前提的财产关系,属于财产法关系与纯粹身份关系之间的过渡类型。遗赠扶养协议不以当事人具备身份关系为前提,依现行法规定具有身份关系的法定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根本不能成立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不是身份财产关系,也不是继承契约。继承契约是典型的身份财产关系,指具有身份关系的当事人(主要是夫妻或未婚夫妻)之间订立的以处分客观继承权为内容的合同,比如夫妻双方约定相互放弃继承权,而指定儿子是共同的继承人。

继承契约与遗赠扶养协议存在以下差别:首先,客观继承权仅为资格或能力尚非权利,作为对客观继承权的处分行为继承契约应当无效。遗赠扶养协议则为被扶养人对身后财产的以死亡为生效期限的处分,这种处分行为是有效的。其次,继承契约的主体一般限于法定继承人之间,而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方可以是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集体组织,并且通常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最后,继承契约的受益人不以履行一定的义务为对价,属于无偿契约,而在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的生养死葬义务与被扶养人赠与身后财产互为对价,属于有偿、双务合同。

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不可以是遗产的法定继承人。扶养人一旦签订合同后,应按照法律和遗赠扶养协议对设立人员的生老病死和安葬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按照合同履行的,取消扶养人的遗产继承资格。

遗赠抚养协议是否公证,是由当事人自己的意志决定的,而不是由法律强制规定的,不公证也不影响其效力。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遗赠抚养协议不公证可以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