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情况下要办继承公证

2021-12-23 1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继承在我们每个家庭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关乎到一个家族财产的继承以及家族的延续。那么,什么情况下要办继承公证?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非常感兴趣,下面就由小编为您一一与之相关的解答和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情况下要办继承公证

  一、什么情况下要办继承公证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嘱并不是都需要继承公证。公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处分个人财产。在效力方面,立遗嘱时可能会立很多份遗嘱,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当然,遗嘱遗产进行公证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 【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的撤回、变更以及遗嘱效力顺位】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二、申请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注意事项

  (一)遗产应当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二)被继承人的遗产状况应清楚,例如有无典当、抵押、是否共有的情况;遗产现在何处,由谁保管,产权有没有争议;除已知遗产外,有无其他债权债务;

  (三)对于夫妻共有财产的继承,除有约定外,夫妻关系有效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因此在办理夫妻一方死亡的继承公证时,夫妻共有财产,只有属于死者的那部分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另一部分则应归在世的一方所有。

  (四) 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应当先确认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决定适用的继承形式和法律规定;

  三、继承公证书时效是多长

  继承公证书的时效一般是永久的,只要公证书不被撤销,就是一直有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综合以上可知,遗嘱并不是都需要继承公证。公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处分个人财产。有关什么情况下要办继承公证的解答就到这里,希望您在阅读之后有所收获。我们平台提供专业的律师团队为您解答法律问题,如果还有问题,您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