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是去公证处立的遗嘱有效吗

2022-01-07 0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如果不想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去继承遗产的话。财产的拥有者首先要对财产进行去世前的分配。分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立遗嘱。遗嘱的设立要有效,并且要规范。才能够有效的保障自己的利益。那么不是去公证处立的遗嘱有效吗?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是去公证处立的遗嘱有效吗

  一、不是去公证处立的遗嘱有效吗

  民法典规定,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实质要件,订立遗嘱当事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遗嘱的实质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二、抚养关系的孙子有继承权吗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祖孙之间的抚养赡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三、社保继承有时间限制吗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分担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安全,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保继承一般只能在参保人去世后,继承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余额,并领取丧葬费、抚恤金。

  以上就是关于不是去公证处立的遗嘱有效吗的相关内容,根据有关规定遗嘱一旦是本人真实意愿签名确认之后,就立刻起效,并不会因为有没有去公证处公证而受到影响,公证只是提供了一个保障。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