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精神病人是否能够接受遗赠

2022-01-29 1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关于精神病人的主体资格问题实际上一直是司法实践领域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司法实践之中的相关事项规定是需要对主体资格进行规定的,因为精神病人容易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下边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精神病人是否能够接受遗赠的内容哦。
精神病人是否能够接受遗赠

  一、精神病人是否能够接受遗赠

  一般赠与行为认定为无效行为,精神病人可能是无民事行为能人,也可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实施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赠与不是单方受益行为,所以效力认定严格,一般是不准精神病人办理赠与的。

  二、什么是遗赠的基本内涵

  遗赠是遗嘱人用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是遗嘱人以遗嘱处分其遗产的一种方式。遗赠财产的人叫遗赠人,承受遗赠财产的人叫受遗赠人或遗赠受领人。源于罗马继承法。现被各国继承立法所普遍采用,成为遗嘱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三、遗赠的法律特点

  法律特点:

  (一)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只要将遗赠内容载入遗嘱,不需要遗赠受领人同意即可产生法律效力。但遗赠受领人可以拒绝接受,也可以放弃受遗赠。拒绝接受或者放弃后,该项被放弃的遗赠由其他继承人按比例分配。

  (二)遗赠人只能是自然人,遗赠受领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作为遗赠受领人的自然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二)是死后法律行为。即遗赠人生前所为的遗赠行为只有到他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遗赠受领人才有权取得遗嘱中所指定的遗赠给他的遗产。

  (四)是一种无偿法律行为。遗赠人只能通过遗赠给受遗赠人带来某种财产利益。只有当遗产中的利益大于债务时,遗赠人方可将全部或部分遗产赠与受遗赠人,以使其最终获得利益。

  (五)不能代理。遗赠必须由遗赠人本人用遗嘱的形式直接进行意思表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精神病人是否能够接受遗赠的相关问题。精神病人可以接受遗赠,但是在实行遗赠时需要考虑行为效力的问题。如果您对精神病人是否能够接受遗赠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您来咨询我们找法网的相关律师。我们的律师会积极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