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嘱官司如何举证

2022-01-08 14: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大多数的家人之间都能够和睦的相处,但是有部分家庭兄弟姐妹因为长期的矛盾导致不和睦或者是来自组合家庭之间的矛盾导致不和谐,在遗产的继承上有重大分歧无法协商继承。那么,遗嘱官司如何举证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遗嘱官司如何举证

一、遗嘱官司如何举证

一份形式上合法的遗嘱得到证明后,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对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遗嘱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提出争执,应由另一方当事人(通常是被告)对遗嘱人无行为能力,遗嘱是受胁迫、受欺骗所立负举证责任。另外,如果另一方当事人主张遗嘱已被篡改,他就应对篡改遗嘱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立遗嘱的日期关系重大,立遗嘱人有无行为能力、数份内容不同的遗嘱中以哪一份为准,都取决于这一日期,因此双方的争执有时就发生在日期问题上。双方对此发生争执时,应当由根据这份遗嘱主张继承的一方当事人对遗嘱日期的真实性负举证责任。

二、打遗嘱官司要注意什么

如果认为自己应得的遗产被他人占有或多占了份额,在诉前,先与那些占有人协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果商谈后,对方自愿拿出遗产并在份额上双方都满意,就可避免诉讼,这样做,既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也能息争宁事。当然,这种交涉和商谈要在明了法律,认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即使达成一致意见,处理好了遗产,日后也易产生纠纷。要收集证据,打官司证据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证据的多少都决定这一场官司的胜负,所以证据的收集也是最重要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民法典的遗嘱见证人资格的限制性规定有哪些

对遗嘱见证人的限制性规定包括遗嘱见证人需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遗嘱见证人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遗嘱见证人资格的限制性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遗嘱官司如何举证这个问题相关知识。一份形式上合法的遗嘱得到证明后,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对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遗嘱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提出争执,应由另一方当事人(通常是被告)对遗嘱人无行为能力,遗嘱是受胁迫、受欺骗所立负举证责任。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