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可以通过诉讼确认继承权吗

2022-02-09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继承权,而且也有被继承的权利,而在平常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关于继承的纠纷,经常因为财产的分配吵得不可开交的也有,那么可以通过诉讼确认继承权吗?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随着找法网小编的脚步一起往下看看吧。
可以通过诉讼确认继承权吗

一、可以通过诉讼确认继承权吗

可以通过诉讼来确认继承人的。

(一)确认继承人的目的在于取得对遗产的继承权,可以通过以下二种方式进行:

1、单独地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要求法院确认对某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

2、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分割遗产。在遗产分割诉讼中,法院会首先确定是否享有继承权、哪些人享有继承权,然后才能对遗产进行分割。这样通过法院分割到了遗产,自然也属于有医产继承权了。

二、继承权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继承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因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如何计算

根据《民法典》第八条的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即从继承人知道或者按照一般常理应该知道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犯时起算,两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继承应当属于自己的遗产份额。此规定属于民法上的诉讼时效,适用诉讼时效关于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当事人因为不可抗拒因素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未能在两年内起诉或者主张权利的,按照《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确认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和事由,“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即当事人只要两年内向其他继承人主张过或者其他继承人同意履行过当事人的继承权,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所以一般认为两年后即不受法律保护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诉讼时效延长是指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确有法律规定之外有正当理由而未行使请求权的,适当延长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民法典》对于诉讼时效的延长也有明文规定,诉讼时效延长具有不同于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它是发生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而不是在诉讼时效过程中,而且能够引起诉讼时效延长的事由,是由人民法院认定的。延长的期间,也是由人民法院依客观情况予以掌握。

但是,最长时效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即当事人20年后才主张继承权的,其他继承人是否返还属于自愿行为,人民法院不能令其强制履行。

以上的内容就是与可以通过诉讼确认继承权吗相关的内容,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独地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要求法院确认对某人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是一个很专业的团队,可以为你们解答所有法律的困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