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产的法定分配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2022-03-15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遗产的分割是一个永远都不过时的话题,因为每天有新生命产生,也就会有生命消亡。那么,遗产的法定分配比例是怎么规定的?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相关法律知识,让我们带着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遗产的法定分配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一、遗产的法定分配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遗产分配的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 【酌情分得遗产权】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 【继承处理方式】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的分配问题最好就是法定继承人自行协商,协商好继承方案以后,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可以写一份书面的遗产继承协议书,遗产继承方案必须是各位继承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才行。

  二、法定继承优先于遗嘱继承吗

  法定继承并没有优先于遗嘱继承。通常继承方式是有遗嘱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因为遗嘱继承是当事人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其效力是大于法定继承的。

  三、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

  (一)被继承人生前未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或虽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协议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二)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遗赠,或虽立遗嘱、遗赠,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所立遗嘱、遗赠无效或部分无效的。

  (三)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四)遗嘱继承人放弃遗嘱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领遗赠的。

  (五)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人丧失遗赠受领权的。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遗产的法定分配比例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内容。由于我国法治社会,在我国法律是公平公正的,自然会给出一份公平公正的比例。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找法网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