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什么?

2022-09-14 2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且法定继承人还具有相应的继承顺位,即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什么?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什么?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如下:

  1.配偶、子女、父母。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找法网提醒您,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3.对公、婆或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

  二、法定继承人继承的特征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是很普遍存在的继承遗产的方式,但是遗嘱继承是先于法定继承的。即被继承人在生前有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的话,则是按照遗嘱上的分配。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并不是说只要立了合法有效的遗嘱,就必须按照上面的分配,有的时候是有限制的。比如法律规定,遗嘱应该对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但是遗嘱上没有的话,法院是会判决给其保留份额的。可见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有一定的限制的。

  3.法定继承是特定的亲属关系。继承人并不是被继承人说谁就是谁,法律规定继承人的身份关系为基础。

  4.法定继承的强行性。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我国法定继承有特定的强行性,任何人不得改变。

  5.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并存。

  三、法定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吗

  法定继承人当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放弃继承遗产,不过《民法典》当中也明确规定,继承人如果决定放弃继承遗产的话,应当做出明确的表示,这种明确的表示包括写放弃遗产继承书面协议,口头表示放弃继承权的,一般也是不能轻易反悔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