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在法律上什么是公证遗嘱

2022-10-04 1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法律上公证遗嘱是指依公证方式而设立的遗嘱,是证据力较强的一种遗嘱形式。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办理公证遗嘱须由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关口述或书写遗嘱。
在法律上什么是公证遗嘱

  一、在法律上什么是公证遗嘱

  在法律上公证遗嘱是指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或者处理其他事务,并在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二、公证遗嘱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公证遗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遗嘱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

  2.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2.遗嘱制作的日期以及遗嘱人的签名;

  3.对财产和其他事务的具体处理意见;

  4.有遗嘱执行人的,应当写明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三、公证遗嘱材料包括哪些

  申办遗嘱公证,遗嘱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件;

  2.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

  3.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找法网提醒您,遗嘱人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可由公证人员代为填写,遗嘱人应当在申请表上签名。遗嘱公证由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管辖。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也就是说,公证遗嘱收费机关是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

  一般在存在多份遗嘱的情况下,往往最后是按照公证遗嘱来执行,而要想撤销或者变更公证遗嘱的话,也只能通过公证的方式进行,其余形式的遗嘱并不能达到撤销或者变更的目的。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