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继承权的丧失条件

2021-04-23 09: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继承权的丧失是指因为发生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再享有继承权,继承权的丧失并不是人为认定的,而是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继承权的丧失具有特定性,针对特定的被继承人。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继承权的丧失条件的相关内容。
继承权的丧失条件

一、继承权的丧失条件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意味着该继承人不再对被继承人的遗产享有分割的权利,但丧失继承权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并不是说可以人为的觉得某位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是导致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理由之一,但仅限于故意”杀害,而不包括“过失”致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另外,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后,其晚辈直系血亲亦不得代位继承。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条件有以下四种,凡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都将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是一种很严重的犯罪行为,不论成功与否都将丧失继承权。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它继承人的;不管是法定继承人还是遗嘱形式的继承人,不论继承人顺序,如果被继承人以遗嘱方式指定由该继承人继承的,可以确认遗嘱无效,按相应法规处理。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遗弃被继承人是指遗弃有抚养义务但没有劳动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指使用非法手段对继承人实施身体或者精神上的折磨,都将丧失继承权。情节是否严重可以从实施虐待行为的时间、手段、后果和社会影响来定论。但是,假如继承人有悔改之意,被遗弃或着被虐待的继承人生前有表示宽恕的,可以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伪造遗嘱就是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假造遗嘱,篡改就是改变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内容,销毁就是把被继承人的遗嘱毁灭。如果这些行为侵害了缺乏劳动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生活困难的,应认定情节严重。

二、继承权丧失的情形的法律规定

对于继承权的消失我国法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5、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三、关于放弃继承的时间限制

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这段时间里,继承人是否可以随时作出放弃的意思表示呢?如果继承开始时,继承人并不知道自己享有继承权,其放弃继承的最后期限应当如何确定呢?

我国《民法典》规定比较抽象。从法条的字面意思上理解,只要遗产没有处理完毕,继承人在任何时间均可以放弃继承。这种没有规定具体时间的放弃的意思表示,在实践中不容易操作,而且会导致继承分配的不稳定性。

相比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均没有规定放弃时间,受遗赠权对放弃时间则作出了具体规定:“受遗赠人应当知道在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赠予。”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继承权的丧失条件的内容。一旦符合继承权的丧失条件,继承人则丧失其对被继承人的继承权,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也不得代位继承。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