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分别侵权的按份责任如何确定

2021-01-22 10: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发生了侵权事件那么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依法要求对方进行赔偿。在司法实践中,侵权的方式分为很多种,有一般的侵权、共同侵权和分别侵权,如果是由二人以上实施侵权行为,那样责任就要进行划分,那么分别侵权的按份责任如何确定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分别侵权的按份责任如何确定

  一、分别侵权的按份责任如何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二、共同侵权与分别侵权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一样

  共同侵权指的是二人以上基于主观关联共同(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依法应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形态。

  分别侵权指的是二人以上分别实施加害行为,主观上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造成同一损害,应作为一个案件处理的侵权形态。

  2、范围不一样

  共同侵权包括三种:一是共同加害行为(包括共同故意与共同过失);二是教唆、帮助的共同侵权(共同故意)三是共同危险行为(主观上共同过失,且加害人不明)。

  分别侵权多如牛毛,包括累积因果关系、共同因果关系等。

  三、民事侵权责任的种类有什么

  1、一般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过错直接致人损害,因而适用民法上一般责任条款的行为。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但依民法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应承担责任的行为。

  2、侵害财产权行为:包括侵害物权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行为。侵害人身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身体和心理的行为。

  3、按致害人的人数分单独侵权行为:致害人仅为一人的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致害人为二人以上的侵权行为 致害人应负连带的损害赔偿责任。

  4、按行为性质分积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积极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消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消极不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分别侵权的按份责任如何确定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法律方面的知识,欢迎来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