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怎么判刑

2021-11-09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在很多司机造成了交通事故之后,由于害怕赔偿或者心理防线已经崩溃,不想面对责任的归属,抱着侥幸的心理离开了事故现场,这种行为是属于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的代价是非常高的,一般都要接受刑事处罚。那么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怎么判刑?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怎么判刑

  一、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如果无法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或虽有过错但与交通事故无关,或者因逃逸导致现场被破坏,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逃逸方应负事故全部责任。

  二、交通事故酒驾是全责吗

  不是,是否全责是根据事故双方的过错来判定的,只有逃逸才是全责,但逃逸也不一定都是全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三、发生交通事故后无力赔偿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人没有购买保险,又无力进行赔偿的,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对责任人财产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发现有财产的,可以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适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主体赔偿顺序】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以上就是关于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怎么判刑的相关内容,根据有关规定肇事逃逸是肯定要负主要责任的,具体的判刑还要根据逃逸前或者逃逸后有无进行人员的第二次伤害而具体来量定,如果我们发生交通事故,一定不要逃离现场。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