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死亡谁负责

2021-11-29 09: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众所周知,交通事故在当今社会本身就是常见的,因为车辆在当今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出行用品。那么交通事故死亡谁负责?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官司流程?交通事故的死亡赔偿包括哪些?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交通事故死亡谁负责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交通事故死亡谁负责

一、交通事故死亡谁负责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的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的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规章,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原则有以下三点:

(一) 当事人有违章行为。

即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违犯道路交通法规的行为,也就是俗称的违章行为。如不存在违章行为,就不属于交通事故。

(二)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交通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要负相应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三)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认定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二、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官司流程

(一)出险报案。

1、速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2、同时速向保险公司报案(48小时内)

(二)损失确认。

1、向保险公司咨询有关第三者或车上人员死亡的赔偿标准。

2、到事故处理部门进行责任认定和事故调解。

(三)申请索赔。

尽快收集必要的索赔单证,10天内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一般需提交以下单证:

1、保险单复印件;

2、出险通知书;

3、损失清单;

4、身份证复印件;

5、行驶证复印件;

6、驾驶证复印件;

7、事故责任认定书;

8、事故调解书;

9、死亡证明书;

10、一次性赔偿凭证;

11、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票据;

12、被抚养人的户籍证明;

(四)诉讼

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3、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4、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或裁定驳回起诉。对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的10日内可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5、案件受理后,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需要做的材料准备,

(五)领取赔款。

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一般在10天内通知您领取赔款,携带身份证,领取赔款。

三、交通事故的死亡赔偿包括哪些

(一)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二)被抚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抚养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什么是被抚养人?被抚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抚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抚养人还有其他抚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三)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四)精神损失费。

(五)其他合理费用。其他的还有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具体数额各地不一样,需要根据责任、户口、被抚养人人数及年龄、当地生活水平、保险等综合计算。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均为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即11周岁以下和75周岁以上的均补偿5年。

综上所述,若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死亡的,首先需要报交警处理,交警会根据现场情况以及行车记录仪等对其进行责任认定。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交通事故死亡谁负责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