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属于帮助侵权吗

2021-03-23 09: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最新实施的民法典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存在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行为,那么帮助者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一般而言,帮助行为主要是为他人提供工具及方法等事实行为,那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属于帮助侵权吗?找法网小编在下文中为您整理了相关材料,供大家参考阅读。
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属于帮助侵权吗

  一、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属于帮助侵权吗

  帮助侵权,是指给予他人以帮助,如提供工具或者指导方法,以便使该他人易于实施侵权行为。帮助行为通常是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作出,但具有作为义务的人故意不作为时也可能构成帮助行为。帮助的内容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在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前,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帮助教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的责任有哪些

  教唆人、帮助人明知被教唆人、被帮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仍然实施教唆、帮助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即便教唆人、帮助人主观上不知道被教唆人、被帮助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为了体现法律对教唆、帮助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也应当适用本款规定,由教唆人、帮助人承担侵权责任。

  如果被教唆、被帮助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的区别在哪

  教唆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开导、说服,或通过刺激、利诱、怂恿等方法使该他人从事侵权行为。教唆行为只能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作出,消极的不作为不能成立教唆行为,教唆行为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加以表达,可以公开进行也可以秘密进行,可以当面教唆也可以通过别人传信的方式间接教唆。帮助行为,是指给予他人以帮助,如提供工具或者指导方法,以便使该他人易于实施侵权行为。一般认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的区别在于,教唆行为的特点是教唆人本人不亲自实施侵权行为,而是唆使他人产生侵权意图并实施侵权行为或危险行为;而帮助行为可能并不对加害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只是对加害行为起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属于帮助侵权,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解答的精神上帮助他人实施侵权的行为属于帮助侵权吗及相关问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学习更多关于民法典的知识,欢迎来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