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过错责任原则有什么作用

2022-04-28 14: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责任原则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至于当事人应该承担何种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那么过错责任原则有什么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过错责任原则有什么作用

  一、过错责任原则有什么作用

  (一)淳化道德风尚

  侵权行为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强烈的道德价值,过错要以道德为评价标准,对过错的确定必然包含着道德上的非难,对过错行为的制裁,实际上是对在道德上应受非难的行为的制裁。审判中分清是非的过程, 也就是道德标准适用的过程。所以贯彻过错责任原则,对于淳化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关重要。

  (二)确定行为标准

  人们有选择行为的自由,过错意味着行为人选择了一种与法律和道德要求不相容的行为,行为人应对此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可见法律上的过错体现了对行为人的行为的违法性,非道德性的价值评断。在过错概念中包含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对过错和非过错的评价,实际上是行为准则的确定。

  (三)预防损害的发生

  适用过错责任通过教育、惩戒有过错行为人,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行为,以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对过错行为的制裁,意味着法律要求行为应该尽到合理的注意,应该象一个谨慎、勤勉、细心的人那样,努力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损害,努力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害。过错责任要求把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从而要求人们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选择更合理的行为,以避免不利的后果。总之,过错责任通过对有过错的行为人的教育和惩戒,能够有效防止损害的发生。

  (四)协调利益冲突

  人们的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一定利益的有目的的活动,一定的利益常常决定着主体的意志,行为方式和选择自由。在侵权行为领域,某些侵权行为仅仅是给受害者造成不利益,而另一些侵权行为则可能既给受害人造成损失,也使加害人获得利益。因此,侵权行为责任需要合理地协调当事人的利益纠纷和摩擦,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特征

  (一)适用一切有过过错的侵权行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既可能是行为人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行为人主观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过错责任原则只适用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的侵权行为,而不适用所有的侵权行为。其他由于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导致的侵权行为则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或者免除责任,或者适用其他归责原则。

  (二)适用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原则。在过错责任的情况下,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而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即在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可以将其对某一事实应付的举证责任,转由对方当事人承担。但这只限于实体法有专门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三)受害人的过错对行为人的责任有一定影响。在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如果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则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的一般过失并不影响加害人的责任负担。

  三、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二)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包括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和免责事由的法定性。没有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不能构成无过错责任;同时,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不能免责。

  (三)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不必过错。是指责任的承担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认定责任时无需受害人对行为人具有过错提供证据,行为人也无需对自己没有过错提供证据,即使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过错责任原则有什么作用的相关知识,根据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过错责任原则有什么作用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