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

2022-05-04 12: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按照法律的规定,夫妻两人离婚的,如果过错一方给另一方造成精神损失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那么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

  一、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

  精神抚慰金赔偿的标准: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具体计算年限时,可根据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二、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范围

  交通事故中产生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责任的情况依据《精神赔偿解释》规定存在有两种情形:

  (一)交通事故导致了受害人生命权遭受非法侵害的后果;如交通事故导致了被害人死亡、伤残的结果。

  (二)交通事故导致了受害人健康权遭受非法侵害的后果。如交通事故由此给受害人带来某种或是某些非一般疾病的困扰。

  以上两种情形只要具备一种,受害人或其近亲属都可以依法要求侵害责任人给与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作为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要承担赔偿的责任,除了医疗费、误工费和交通费用之外,有的受害人会提出精神赔偿,这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

  三、哪些情况能够得到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笔者的办案经验,下述情况会得到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面部等外在部位受伤。因为面部等系人身的外在器官,即使受伤轻微,但是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甚至会影响社会对他的评价,这种伤害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即使受害人面部等受伤并没有构成伤残,也可以得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二)受伤处构成伤残。即受伤的部位构成伤残等级。此时一般按照等级来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金额。上海的司法实践,一般情况下是按照级别递增,受害者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为5万元人民币。当然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获得更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例。

  另外,交通事故中被告人已经受到刑事处罚的是否还在民事诉讼中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对此各地的法院意见不一。上海的司法实践基本是认为,被告人受到了刑事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受害人精神上进行了弥补,故在民事赔偿中不再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义务。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呢?的相关知识,按照法律的规定,对于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需要根据实际的损失来确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