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无过错责任的构成条件

2022-05-12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有人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失导致他人权益受损的,需要划分各自的责任,然后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无过错责任的构成条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无过错责任的构成条件

  一、无过错责任的构成条件

  (一)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二)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包括侵权行为的法定性和免责事由的法定性。没有法律条款的明文规定,不能构成无过错责任;同时,没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不能免责。

  (三)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不必过错。是指责任的承担不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在认定责任时无需受害人对行为人具有过错提供证据,行为人也无需对自己没有过错提供证据,即使提供出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也应承担责任。

  二、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

  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区别:

  (一)过错责任是指侵权行为人只有主观的故意过错,才能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则是指不管侵权行为人是否有主观过错,都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基本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例外,则无过错责任原则。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民事侵权案件有:产品缺陷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违规饲养动物的责任、饲养违禁动物的责任。

  三、无过错责任的法定类型

  无过错责任又称“无过失责任”。法律责任的一种。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在主观上没有过错(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无行为能力人给其他人造成损害的,监护人要承担无过错责任;劳动者的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工作任务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对此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环境污染中,污染环境的污染者造成损害的,承担无过错责任等情形。我国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无过错责任的构成条件: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无过错责任的构成条件有哪些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