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分类

2022-05-06 11: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夫妻两人因为一方暴力导致离婚的,一方给另一方造成精神损害的,需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那么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分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分类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分类?

  (一)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二)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三)对于侵害人身,没有造成死亡残疾后果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

  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遵循什么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

  (一)补充适用原则。此相当于"精神抚慰原则"。

  (二)公平适用原则。适用金钱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一方面考虑金钱赔偿的民事制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受害人适当的赔偿,以弥补其受到的精神损失。

  (三)适当限制原则。对于精神损害赔偿适用金钱进行赔偿的,对其赔偿数额应当进行一定的限制,以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主要考量因素。

  (四)过失相抵原则。根据法律的规定: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五)法官自由裁量原则。即法律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心证规则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对精神损害评定为一个确定的数额。

  三、精神赔偿金的适用原则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和具体数额如何掌握,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的立法精神,要正确地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必须结合具体的案情,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从以下原则分析认定:

  (一)考虑适当经济补偿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首先,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赔偿数额无法采用等价赔偿原则;其次,从精神损害赔偿性质来看,赔偿数额对侵权人来说,体现为惩罚性,而对受害人来说,表现为补偿性,在给受害人精神抚慰的基础上,对其精神损失部分予以适当补偿,以达到平息纠纷的目的。

  (二)坚持公平原则。由于无形的精神损害难以用物质尺度准确估价,不能适用全部赔偿原则,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时,不是由一、二种因素就能决定,必须综合各种因素,根据侵权人的认错态度和受害人的谅解程度,当事人双方的经济状况,尤其是侵权人实际赔偿能力,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公平合理地确定一个合适的精神损害数额。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分类的相关知识,根据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分类是怎样的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