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人身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

2022-05-06 19: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有人违反法律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比如名誉权等,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那么人身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身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

  一、人身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

  受害人在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需要由自身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证明其损害与被告有因果关系的证明,包括医疗、误工等基本费用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医院门诊病历、收费单据、住院病程记录、疾病诊断证明书、出院记录、诊疗费用清单以及相关检查资料等是否齐备;证据是否有原件;治疗费用的发生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证据等。实践中有受害人出具由未取得合法行医资格的个体医生开具的诊疗收费单据,对此应关注该证据的效力,一般来说是不具备证据资格的。

      《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解决途径

  (一)协商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人、义务人以及具体赔偿方式所达成的协议。

  (二)调解

  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诉讼

  诉讼是指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三、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是什么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当事人的亲友参加处理触电事故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3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人身损害赔偿的证据收集是怎样的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