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怎么鉴定

2022-09-22 08: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鉴定是申请人向医疗事故技术签定委员提交鉴定申请,缴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召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议;作出鉴定意见书等。
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怎么鉴定

  一、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怎么鉴定

  民法典中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鉴定方法如下:

  1.由申请者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签定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写明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间、地点,提出申请鉴定的理由。

  2.提出申请鉴定方应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取证。发生病员死亡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因或双方对死因有争议者,应请法医进行尸体解剖,费用由申请鉴定方负责。

  4.召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议。找法网提醒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及法医组成。

  5.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受理申请日起30日内,受理机构将鉴定意见书送达当事双方。

  二、医疗损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医疗损害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1.有错误的医疗行为。

  2.造成患者损害后果损害后果是指错误的医疗行为给患者造成的不利益事实。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利益事实通常是人身伤害(包括精神损害)和财产损失。

  3.错误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4.加害人的主观过错。医疗损害不以加害人主观过错表现形态是否属于过失为其要件,故意造成患者损害后果的同样可以构成医疗损害,如医务人员出于报复、泄私愤、牟取非法利益等心态,对患者造成损害后果的情形。

  三、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哪些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如下:

  1.过错原则。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且因为该过错导致了患者医疗损害后果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无过错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