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怎么认定非法行医的

2022-11-15 12: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认定非法行医的标准是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行为人具有故意的心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客观上表现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实施非法行医的行为等。
怎么认定非法行医的

  一、怎么认定非法行医的

  认定非法行医的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次要客体是公共卫生。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非法行医,是指无医生执业资格从事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和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找法网提醒您,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本条所称非法行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

  二、非法行医罪的处罚

  非法行医罪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医疗纠纷怎么处理

  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

  1.医患沟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有尊重患方知情权的义务,应当就患者病情及诊断治疗经过做出专业性的说明解释,加强与患方的沟通,消除误会、化解矛盾。

  2.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患双方签字盖章。

  3.第三方调解。医疗纠纷可以卫生行政部门第三方来进行行政调解。第三方处于居中地位,通过规范教育,说服引导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