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权责任法的损害是指什么

2022-11-20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目前已经失效,民法典的损害是指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权益所遭受的不利影响,包括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非财产损害又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等。
侵权责任法的损害是指什么

  一、侵权责任法的损害是指什么

  侵权责任法目前已经失效,民法典的损害是指行为人给权利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了损害。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找法网提醒您,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1.侵权行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

  2.损害事实的存在。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财产的损害,同时还包括对非财产性权利的损害。

  3.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是构成要件中的主观因素。找法网提醒您,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是什么

  损害赔偿责任遵循的原则是:

  1.全部赔偿。行为人要对受害人赔偿其全部受到损害造成的过失,也就是全部赔偿。

  2.损益相抵。侵权的行为人只需要赔偿扣除利益部分的损失即可,也就是损失与利益相抵。

  3.过失相抵。损益相抵,又称之为损益同销。是指受害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原因而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从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即违约方仅就其差额部分进行赔偿。

  4.财产赔偿。行为人不管是导致了什么样的损害结果,财产赔偿是唯一可以进行的赔偿方法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