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父母侵犯隐私权犯法吗

2021-08-23 17: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得以侵扰、公开、泄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父母也不例外。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带大家具体了解“父母侵犯隐私权犯法吗”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父母侵犯隐私权犯法吗

一、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二、父母侵犯隐私权犯法吗

一般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不构成刑事责任。但侵犯隐私权达到法定条件会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当中的规定:

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三、父母侵犯隐私权怎么办

父母未经子女同意,擅自打开信件、手机和电脑。当父母想要了解和关心孩子时,应该和他们的孩子交流。他们不能通过偷孩子的信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隐私受法律保护,隐私权不受侵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的个性是独立的。儿童信件、手机和电脑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确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当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行为不尊重自己,也是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和尊重的。如果家长固执,可以找学校老师甚至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任何人都不得以侵扰、公开、泄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父母也不例外。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对“父母侵犯隐私权犯法吗”的解答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