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名誉权如何诉讼

2021-09-07 15: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名誉和荣誉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一个好的名誉对于我们平常人就是一种荣誉,因为它关系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他人对你的印象和态度。一个好的名誉能让你的生活锦上添花和更加顺利,要维护好我们的名誉权。那么名誉权如何诉讼?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名誉权如何诉讼

  一、名誉权如何诉讼

  侵犯名誉权起诉的话,需要符合起诉条件,符合起诉条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并缴纳诉讼费用即可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形式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侵犯名誉权的形式

  (一)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根据法律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二)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根据法律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根据法律规定,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筹划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三、名誉权是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

  人身权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具体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荣誉权、知识产权中的身份权。由此认定,名誉权是人身权。

  以上就是关于名誉权如何诉讼的相关内容,根据有关规定,名誉权的诉讼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向相关部门起诉,我们不能嫌麻烦而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有法律意识,坚决反抗侵权行为。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