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手机如何侵犯隐私

2021-09-22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手机上面可能对于一些软件或者是一些盗版手机都是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的,所以说保护个人隐私是非常重要,那么手机是如何侵犯个人隐私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手机如何侵犯隐私问题的解答,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手机如何侵犯隐私

  一、手机如何侵犯隐私

  现在手机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泄密个人隐私还不简单。平时手机号注册App、扫描二维码、使用软件**权限等都有可能泄露,想要避免个人隐私被轻易泄露,我们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因为一点小福利填写一些需要详细个人信息的调查报告;

  2、不要在社交软件中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家庭住址、身份证信息等);

  3、微信使用“附近的人”功能,退出时一定要点击“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

  二、隐私权的保护措施

  1、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2、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3、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和荣誉意识。

  个人隐私权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荣誉。亲人、朋友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当隐私权被侵犯时该怎么办

  1、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或警告,或要求其立即册除等等。

  2、报警、要求公安机关处理。

  3、向人民法责任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二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据此,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手机如何侵犯隐私问题的详细解答,对方自己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及时的采取自救的措施,停止侵权人的相关行为,可以通过报警要求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