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怎样维护肖像权

2021-10-18 1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在有的人喜欢在旅行的时候用相机或者是手机记录生活的,然后把照片分享在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微博等一些互联网社交网站中,但是有时候总会遇到有人在自身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载拿去使用了,那么这时候我们怎样维护肖像权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
怎样维护肖像权

一、怎样维护肖像权

1、什么是肖像权

肖像权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专有权,肖像权人既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又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具体而言,肖像权的内容包括肖像拥有权、制作权和使用权等方面。

2、侵犯肖像权依据认定

构成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应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为,二是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或没有正当理由.

3、侵权行为界定

4、肖像侵权民事责任

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

二、肖像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肖像权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专有权,肖像权人既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又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具体而言,肖像权的内容包括肖像拥有权、制作权和使用权等方面。肖像拥有权指公民有权拥有自己的肖像。未经公民的许可,他人不得拥有该公民的肖像,也不得损坏公民的肖像。肖像制作权是指制作肖像的决定权和实施权,即决定是否制作、如何制作肖像的权利。

肖像人可以自行制作肖像,例如自拍、自绘等;也可以委托他人制作,如委托照相馆、画室制作。如有人主动为肖像人拍照或造像,则必须从肖像人取得肖像制作权。法律意义上的肖像,则蕴含了肖像权人基于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利益。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这种观点已被不少学者所认可,并被许多论文和著作所引用。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无提及隐私权字眼的明文条款。

三、签肖像权协议注意事项

(1)明确使用范围:若为有偿合同,使用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使用费用的多少。

(2)明确使用期限:如果在约定的期限内使用则为合法使用,如果超过约定使用期限,则为侵权行为。

(3)明确使用途径:如用于电视播出、露天摆放、产品包装等。

(4)明确使用费用:是无偿还是有偿,是有偿的话费用多少、计算方式、支付方式都要明确约定。

通过上面的文章可以知道怎样维护肖像权,当我们发现他人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而且情况属于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去处理,但是自己想要好好维护自己的肖像最好设置一些隐私性的设置,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们,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很乐意地为你们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