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企业有名誉权么

2021-12-14 15: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提及名誉权这个概念。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是社会或他人对特定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的品德、才干、信誉、资历、声望和形象等方面的客观评判。那么企业也有名誉权吗?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企业有名誉权么的相关内容。
企业有名誉权么

一、企业有名誉权么

企业也是有名誉权的,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二、如何认定企业名誉权受损

关于认定名誉权遭受损害的事实行为,法律上规定了要符合四个条件:

(一)该行为具有违法性。侵权人的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如果是如实报导则不违法。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并为第三人知悉

(二)要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

(四)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三、常见的名誉权受损情形

损害名誉的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侮辱,二是诽谤。所谓侮辱,是指故意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而诽谤则是指因过错捏造、歪曲事实或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同时,基于名誉权作为人格权需与特定主体资格相联系并由其专属享有的特点,上述侮辱和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民事主体实施,方可认定为对名誉的损害。至于侮辱和诽谤的具体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是其他的形式。

综上所述,企业也是有名誉权的。我国民法典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带来关于企业有名誉权么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