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偷看个人隐私犯什么罪

2022-01-03 1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比如有些酒店可能就会隐藏各种针孔摄像头,或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其他各个方面的个人信息,我们稍不注意可能就被不法分子泄露了个人隐私。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是我们个人保有尊严的基础,那么偷看个人隐私犯什么罪呢?以下就由找法网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个人隐私的法律知识吧。
偷看个人隐私犯什么罪

  一、偷看个人隐私犯什么罪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偷看个人隐私的行为犯罪,一般来说,偷窥行为一般不会触犯刑法。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偷窥是一种侵害他人隐私权及个人信息权的违法行为,可报警处理,需根据严重程度承担包括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同时按照侵权行为的类别可分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内的不同层级的法律责任。


  二、偷看个人隐私的行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可以看到如果偷窥、偷拍等个人隐私的可能面临着拘留或者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理。

  三、偷看个人隐私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目前还没有将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目前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根据我国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如果有向他人公开出售或者提供公民行踪轨迹等个人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即个人的行踪轨迹属于个人信息的核心内容依法可能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目前我国的刑法并没有直接规定偷看个人隐私的行为触犯刑法,但偷看个人隐私违法行为根据情况可承担不同法律责任。我们需防止不法分子非法泄露、利用、出售我们的个人隐私,保护我们个人隐私安全。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给大家解答的关于偷看个人隐私犯什么罪的内容,如果还有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