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名誉权怎么维护

2022-01-28 09: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名誉权是公民人身权利的一种,与其它权利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而每个人都有权利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名誉权怎么维护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问题。
名誉权怎么维护

  一、名誉权怎么维护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民法典》一千零二十四

  二、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

  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

  侮辱行为及诽谤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以下要件:

  1、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要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

  2、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

  3、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

  4、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如果在公共场所无目标的谩骂,无针对性,不构成侮辱行为。而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

  5、诽谤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它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心态。

  6、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它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实的行为来降低对该公民的社会评价。

  7、诽谤行为具有公然性和针对性

  三、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应注意的几点

  1、要明确名誉权包括的内容:

  (1)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

  (2)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2、要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被侵权人一定要保存被侵权的证据,必要时要通过公证、鉴定等方式对证据予以固定。

  3、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可以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侵犯他人的名誉权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不管是侵犯他人什么权利都是违法的,对于这方面国家也进行了以上相关的规定。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名誉权怎么维护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