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

2022-04-28 11: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大家都知道,我国法律积极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比如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这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权利。那么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

  一、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

  各人名誉是不容侵犯的,这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地位,某些情况下的侮辱还会影响到名誉被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例如某些青少年的秘密被公之于众有可能会导致自杀的危险。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

  (一)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

  (二)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

  (三)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

  (四)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名誉权是不可侵犯的,如果个人的名誉权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可以向司法机关诉讼来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罚应当根据造成的实际损失来认定,但一般只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不构成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二、侮辱他人怎么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如造成严重后果,如被侮辱人自杀等情况的,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要自己到法院起诉),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三、侮辱诽谤行政处罚的标准是什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有以下要件: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相信您已经知道侮辱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