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侵权行为有以下构成要件和行为表现:

2022-05-30 15: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肖像使用(首要条件)、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存在主观过错)、无阻却违法事由。而肖像权侵权的行为表现包括未经肖像权人允许公开制作、使用、公开、丑化、污损其肖像等。
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侵权行为有以下构成要件和行为表现:

  一、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侵权行为有以下构成要件:

  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侵权行为须具备三个构成要件:

  1.肖像使用。

  侵害肖像权中使用的肖像,包括一切再现公民形象的视觉艺术作品及其复制品。这种使用,并非仅仅包括商业上的利用,而是包括一切对肖像的公布、陈列、复制等使用行为。商业上的使用和非商业上的使用,都可以是公布、陈列或复制。

  2.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

  肖像权是公民的专有权,他人对肖像的使用应遵循与肖像权人的约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破坏了肖像权的专有性,具有违法性。同时,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主观上具有过错。

  3.无阻却违法事由而使用。

  虽然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但如果有阻却违法事由,则该使用行为为合法。所谓阻却违法事由,即为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或为了公民自身的利益而必须制作或使用公民肖像的合理使用肖像的行为。

  在此找法网提醒大家注意,侵害肖像权责任构成以具备以上三个要件为已足,不得主张营利目的为侵害肖像责任构成的必备要件。

  二、肖像权侵权的行为表现

  肖像权侵权的行为表现:行为人未经肖像权人允许,公开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或者是丑化、污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行为表现多样。

  三、肖像权侵权行为的界限有哪些

  肖像权侵权行为的界限包括:

  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