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隐私权的法律定义是什么以及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2022-05-30 14: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隐私权的法律定义:隐私权是一种自然人享有的个人生活安宁以及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通过非法收集、利用等方式侵害的基本人格权利。隐私权的侵权行为包括以通信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拍摄或窥视他人私密空间、私自处理他人私密信息等。
隐私权的法律定义是什么以及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一、隐私权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隐私权的法律定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二、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隐私权的侵权行为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三、隐私权的法定种类是什么

  隐私权的法定种类包括:

  1.个人生活自由权

  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不从事某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或无害的活动,不受他人干预、破坏或支配。

  2.情报保密权

  找法网提示,个人生活情报包括所有的个人信息和资料,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使用个人生活情报资料。

  3.个人通讯秘密权

  权利主体有权对个人信件、电报、电话、传真及谈论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

  4.个人隐私利用权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