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标准怎么计算

更新时间:2021-02-01 17:24
律师解答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标准计算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如果劳动者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视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解除劳务合同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
解除劳动关系违法,怎么算经济补偿金
你好,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确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怎么算?
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是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某些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如何计算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请求其支付经济赔偿金,对于经济赔偿金的数额有异议的,有权提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怎么算?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是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
用人单位,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怎么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一般是用工一年支付一月的经济补偿金,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
咨询下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核算标准
那现在的情况是是说单位有进行赔偿的嘛
男子的陪产假是几天
男子的陪产假是几天
劳动合同纠纷
我们厂里有人发生事故受伤了,,结果全厂人都被扣钱了,这个合理么?
对于全厂被扣钱的情况,处理建议如下:1)首先了解扣款的具体原因和依据;2)与用人单位沟通,表达自己的疑虑和不满;3)若沟通无果,收集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4)
老板拖欠货款怎么办
老板拖欠货款怎么办
劳动合同纠纷
我劳动合同试用期签了一年,一年合同到期过了,不续签,如何补偿?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补偿操作如下:首先,确认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标准;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计算经济补偿金额;最后,与用人单位协商支付方式和时间。若月工资高于当地
临时工不做满工期扣钱合法吗?
若劳动者劳动合同中的违约情况,有可能会被扣工资,扣工资是否合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被劝退的离职补偿金怎么算没签合同怎么算
被劝退未签合同,离职补偿操作如下: 1. 确认劳动关系:收集工资条、工作证等证据证明实际劳动关系。 2. 协商补偿:与用人单位协商,参照《劳动合同法》标准计算补
劳动仲裁,公司末给我年休假,法定假日,还有我们每月工作时间是360个小时,所以想请你帮忙,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生产中产品有不合格的,老板扣工资
劳动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监管和执法,处理劳动违法行为。劳动仲裁委员会则负责调解和仲裁劳动争议,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解决纠纷的途径。
有员工来了公司几天不打招呼就走的
为预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员工入职培训和法律意识教育,明确告知员工不辞而别的法律后果;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员工离职需提前
你好,没有合同老板少算钱怎么投诉
若老板少算钱且无合同,您应首先收集工作证据,如工资条、同事证言等。随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交证据并等待调查。同时,可考虑申请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