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结婚后的财产公证协议书是公正之后才合理吗?不公正得话跟公正后的法律效力一样吗?

公证
2020-07-19 14:46:4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在婚姻财产关系中法律明确规定的财产别除方式是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据此,婚前财产约定只有经过公证才具有对外的法律效力,否则只能在夫妻之间有效,不利于保护夫妻双方的财产合法权益。
    夫妻可以对婚后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法律对此也未禁止,但该约定是夫妻双方私下进行的,不能当然发生对外的法律效力,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在签订婚后财产协议的同时办理公证,并尽可能选择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即通过此程序赋予婚后财产约定协议书对外的公示法律效力,从而使该协议具有对世权,实现夫妻财产约定的目的。
    另外律师不能做公证,律师对协议书进行证明的方式为律师见证,在法律上不产生公证的效力,此时律师相当于证人身份。根据法律规定,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件唯一证据,因此不能保证协议书的对外效力。
    如按照以上方式处理,则财产归属协议可对抗 “8年后属于共有财产”的规定。公证收费问题建议向公证部门进行咨询。
  • 我国《婚姻法》没有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前提条件,婚前财产协议只要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合意的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相关法律禁止性的规定,就可以生效。
  • 婚前财产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去公证,公证不是必经程序,不公证不影响其效力。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财产分割。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