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开发商提供的房屋面积比购房合同中我们签订的面积(75.6平米)多出2.4平方米,多了我肯定乐意,可是现在存在补款问题,那么我不要这多出的也不行,要了还要补钱,必须要补钱给开发商吗?

2018-06-13 09:02:04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商品房验收时发现房屋面积不符怎么办,  
    一、商品房验收时发现房屋面积不符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商品房面积差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二)商品房面积差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二、商品房交付时与建筑设计平面图不一致怎么办  商品房交付时与约定不符的,可以要求开发商整改;换房可以要求的,一般实现不了;退房对你来说不划算,因为再买不了价格等同的房子;房子交付的时候有实测面积,延期交付按合同条款要求开发商补偿。  房屋的购买者在怀疑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房面积有水分时,自己测算的结果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当房屋实际面积增加或减少、商品房实际面积和预售面积不同的,购房者应当委托法定的房屋测绘单位进行测算。因为《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权利申请人、房屋权利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委托房产测绘单位进行房产测绘:
    (一)申请产权初始登记的房屋;
    (二)自然状况发生变化的房屋;
    (三)房屋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要求测绘的房屋。然后再全面收集证据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
  • 决定签合同、交第一笔定金前要慎重,以免一开始就进入开发商的圈套。 amp;目前许多房产交易还处在“卖方”市场阶段,许多房地产商借其优势地位,与消费者签订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合同,亟需政府有关部门对房产市场进行规范和调控。
    同时,消费者也应采取恰当方式维权,比如变通合同形式、在开发商提供的合同文本上加“附页”等,这是法律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专家们提醒消费者在签合同时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开发商的“五证两书”原件是否齐全,即《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并要抄下证件的号码。
      房子宏观规划(主要是外部环境)要详细约定。如户型、绿化、相关配套设施、开发商对小区的承诺等,可以以“附页”或“附条件合同”的形式签订。  约定房子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使用面积及其测量方法要明晰,将开发商有关面积的宣传材料择要写入合同。
      交房时间和预期交房条件要具体明确。比如交房装饰标准、物业的服务项目、收费等,同时明确违约责任。注意开发商利用“合理顺延”权利过长延迟交楼时间。  明确房产证办理的具体时间以及无房产证、迟办房产证的违约责任。
      房子的保修期限和范围。依据国家规定的质量问题判断标准,确定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并对维修期限、条件作出约定。
  • 买房需要看哪些房屋面积,  买商品房需要看房屋五个部分的面积:  1﹑辅助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中不直接供住房生活的室内空间净面积,包括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等。  2﹑居住面积。是指住宅建筑面积就是要除去墙﹑柱等建筑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即结构面积)。  3﹑使用面积。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为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计算住宅使用面积,过去主要用来计算和征收公共住宅房租时使用,采用使用面积的计算,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住宅的使用状况,也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住宅所有权人的租赁关系,但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  4﹑建筑面积。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楼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5﹑住宅的公用积。是指住宅楼内为住房方便出入,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楼层等所占面积的总和。开发商在出售商品房时要计算每户的建筑面积,存在公共面积分摊的问题。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计算房屋面积时的注意事项  
    1、要警惕图纸变更,例如车棚被开发商租出去就不应该计入公摊面积。  
    2、注意层高缩水,例如把建筑改为复式使房屋高度缩水。  
    3、公摊面积陷阱,例如开发商将不应公摊的部分纳入公摊面积。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