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1951年农村土改时分的房屋权属纠纷案聘请全权委托律师

您好! 1951年,原四川省巴县白市驿区龙凤乡(现为重庆九龙坡金凤镇)农村土改时政府分给我母亲及其4个子女的房屋(面积约120㎡及院子200㎡)。 1953年,我们全家迁居武汉,走时房子上了锁。 1987年,我母亲回重庆农村老家时,发现没经我们同意已有人撬锁入住,我母亲当时见该住户可怜,口头同意其继续居住。后来我家亲戚在没经我家任何人授权情况下以50元价格卖给该住户。 2015年4月,4个子女回重庆老家时,发现老房子已拆并开发建了商品房。 现有1951年原四川省巴县农村土改时政府分给我母亲及4个子女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的复印件。 另有当地70岁左右的老人可以证明。

2018-12-06 11:33: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按实际情况,虽然房屋权属未登记,但只要房屋买卖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前提下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农村土地纠纷有很多种情况,由土地的性质、权属等等影响。那么,以如何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为例:为认真做好土地承包纠纷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建议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⑴充分发挥基层民调组织,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尽量减少上访和诉讼案件发生,确保社会稳定。
    ⑵利用各种媒体对乡村干部及群众宣传《土地承包法》相关知识,让他们学法、知法、用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⑶县乡政府应加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力度,县、乡政府要对土地承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县、乡政府应对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的,应当对承包方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后,再签订承包合同。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第48条之规定办事。即发包方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请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但在承包土地中有些村及个人未有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办事,造成纠纷之多。
    县政府颁发承包经营权证落实不到位,也是造成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因素,如果权证落实到位,即使引发纠纷,各级政府处理时也有依有据,便于处理。如果权证落实到位,此类纠纷将大为减少。
    ⑷有关部门对土地纠纷案件要提前介入,做好前期工作。各级政府、乡村土地等部门要牵头联动,密切配合来处理此类纠纷,仅靠法院或土地管理部门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
    ⑸法律的困惑,很难适应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如梁庙乡小王庄村民组与本组出嫁女纠纷,群众明讲法院判的对,就是不给她地,法院判决是一张废纸,并且言词激烈,态度蛮横,法院处理两难境地,处理起来难度大。
    ⑹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行为。
    ⑺司法机关和乡镇政府加强对农村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基层调解,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在调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中的作用。
    ⑻强化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守法、护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防止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
  • 比如土地纠纷,权属不清,村委会调解不成,可以到乡镇人民政府申请调解。如果乡镇人民政府也调解不成,可以到县区级人民政府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还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链接:《土地承包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 在国外如何办理的房产委托公证,  在国外办理的房产委托公证,主要有两种:  
    1、我国公民居住在国外,并未加入该国国籍的,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公证,出具公证书,该公证书可以直接在国内使用。  
    2、外国公民包括已加入该外国国籍的华人,提交公证书,应当由当地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文书,且须经该国外交部或其授权的机构认证,同时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根据领事馆条约,两国互免认证的除外),应为有效,即需经过一次公证,二次认证该公证文书方为有效。  在国外办理的房产委托公证,需要提供下列证明:  
    (1)香港同胞应提供司法部认定和委托的律师办理公证;  
    (2)澳门同胞应提供司法部认定和委托的7个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书;  
    (3)台湾同胞应提供台湾公证机关办理的公证书;  
    (4)华侨、外籍华人须提供我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公证和认证证明,或者提交经该国外交部或其授权的机构和中国驻该国使馆认证(根据领事条约两国互免认证的除外)的当地公证人出具的公证文书;  
    (5)外国人须提供该国外交部或其授权机构和我国驻该使馆认证的当地公证人出具的公证文书。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房屋产权公证流程是什么  
    1、公证申请。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交房屋买卖合同、个人身份证件、产权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  
    2、公证受理。公证处对当事人的公证申请,经审查符合公证条件的,予以受理。  
    3、公证审查。公证员在受理公证的同时,必须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发现不完备或有疑义的,应通知当事人作必要的补充,公证处也有权对交易双方进行调查。  
    4、出具公证书。公证处经审查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应当出具公证书。公证书按司法部门规定或批准的格式制作,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