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吗。上世纪50年代初,我奶奶把她名下的4间房子分别分给了4个儿子,我父亲也分得了一间,1978年我父亲将他的一间房子进行了翻建并一直给奶奶居住(奶奶没房子住),直到奶奶去世。(1978年之前我父亲已是城镇居民户口,翻建时经过立基申请,并获得了批准),1991年,在宅基地房子使用权登记时,我的一个叔叔在没有我父亲任何委托的情况下以母子关系擅自把宅基地的使用权登记到了我奶奶的名下。我父亲一直住在市区,直到今年年初才知道农村的宅基地房子早在十几年前就进行了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自己的弟弟背着自己把自己的房子登记到了母亲的名下,非常生气,并立刻去了相关单位调资料,准备用法律的手段拿回自己的房子,可是父亲不幸因车祸于今年4月底去世。因为我的这个擅自把我父亲的房子登记到我奶奶的名下又认为是奶奶名下的房子他就该有份的叔叔执意要这房子(其他的当事人都认为是我父亲的,并出具了证明,村委会也出了证明),无奈,我把他告上了法庭,我要求法庭判签字无效,可法庭要我做行政诉讼,我觉得没有道理,可又不知道怎么做,请告诉我具体的法律条文好

2018-12-19 23:59:3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宅基地使用权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不能被继承
      《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根据以上规定,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由村民按户所有,宅基地的面积受到严格限制。
  • 关于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么分配解答如下:
    1、《继承法》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等。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amp;lt;继承法amp;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规定: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等。第四条规定:承包人死亡时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对承包所投入的资金和所付出的劳动及其增值和孳息,由发包单位或者接续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价、补偿、其价额作为遗产。从法律对死亡赔偿金的规定分析,它既不是对死者财产损失的赔偿,也不是对死者生命的赔偿,也就是说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亡者本人的赔偿,因此,该赔偿金不应认为是死者的遗产。死亡赔偿金的目的是对死者近亲属由于失去亲人而产生的精神损害的补偿,并不包括对其他损害的赔偿。交通事故死亡后所取得的死亡补偿金虽不是死者的遗产,实践中一般参照《继承法》由死者的继承人依法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死者死亡后,其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的,视为接受继承,因此其遗产在死者死亡后即转化为继承人的共有财产。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权利人为死者的近亲属,其内容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损失的赔偿,其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而不是精神损害赔偿。死亡赔偿金是基于死者的死亡,而对死者近亲属所支付的赔偿,接受赔偿的主体是死者的近亲属,不是死者本人,因此死亡赔偿金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不能依据《继承法》第十三条确定的遗产分配原则进行分割,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和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合理分配,并非平均分配。
  • 父母没结婚登记,孩子可以上户口。依法为无户口人员登记常住户口
    (一)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户口人员。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申请随父落户的非婚生育无户口人员,需一并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二)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无户口人员。在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向该助产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向拟落户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机构申领《出生医学证明》。
    无户口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可根据以上规定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
  • 拆迁集体土地房屋时,如果拆迁安置房是集体土地房屋,农村户口可以选择产权置换,城镇户口只能选择货币补偿。拆迁补偿的多少只针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和户口没关系。
    居民在农村有始居房,如拆迁、赔偿和农村户口是否有区别,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原则上,农村的宅基地只能是村民才可以拥有,但是由于历史问题,或者原农村村民农转非后继续使用宅基地,通常如果被拆迁,其使用权和补偿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安置费等还是有区别,具体以各个地方规定为准。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